由于资本市场大幅下挫,与之联系紧密的投连险产品的销售情况遭遇“寒流”,银行渠道开始将销售重点转向分红型保险产品。专家表示,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还是要将重点放在保障功能方面,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不要追求高收益,而是注意控制风险。
万能险利率有下调压力
记者昨日来到西门口的工商银行营业厅,其柜台上摆放的两份宣传资料均为分红型产品。当记者提出有无合适的保险产品推荐时,该网点理财规划室工作人员建议购买分红险,“这种产品有稳定的收益,到期后除了可以取回本金外,还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分红。”
在保险理财产品中,投连险受到股市的拖累表现疲软,而万能险的结算利率也面临不断下调的压力,因此受股市影响相对较小,收益稳健的分红险逐渐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
所谓分红险,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客户的一种人寿保险。就是带有分红功能的寿险。
据了解,目前分红险的红利分配主要有两种方式,现金红利和增额红利。前者是直接以现金形式将盈余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目前国内大多保险公司采取这种方式。增额红利是指整个保险期限内每年以增加保险金额的方式分配红利。
有一点需要提醒市民注意,尽管分红险收益稳健,但该产品并不承诺保底收益,分红水平完全取决于公司运营状况,如果公司出现亏损,很可能下调红利水平甚至停止分红。因此销售人员不能承诺分红水平,否则即属于误导销售。
由于近期央行连续降息,不少保户担心其分红利率是否会受到影响,并将分红产品与银行定期存款或债券进行比较。中山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主任申曙光教授对记者表示,上述产品之间无法相互取代,也不具备可比性,保险的核心还是保障。
重点应放在保障功能上
据记者了解,分红险的投资方向主要是国债、存款、基金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比较稳定的项目,其中与银行的大额协议存款占很重要的比例。因此利率下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但有分析人士表示,尽管进入降息通道,但由于大额协议存款在降息前已锁定,因此保险公司受到的冲击还很难说。
申曙光教授表示,对于保险产品,消费者还是应该将重点放在保障功能上,不要只看短期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