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呼伦贝尔市产险业务分析报告
2011年,在全市各产险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产险业认真贯彻执行监管部门的“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促发展”的业务发展思路,不断强化自律合规经营意识,树立效益第一的理念,促进产险业务规模和经营效益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一、2010年产业市场的基本情况
1、保费收入情况
截止到2011年12月末,我市产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5400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净增收保费6468万元,同比增长13.61%,增长幅度较上年下降20.09个百分点,财产保费规模占全市总保费的28.07%,高于全市总保费增速4.85个百分点。
车险保费总量增长平稳发展,呈现承保车辆台数和保费收入“双增”的态势。其中承保车辆数增加了15631辆,较上年增加辆数减少2388辆;车险保费收入39345万元;保费纯增5176万元,较上年保费增加额减少3957万元,保费增幅下降21.33个百分点,保费同比仍增长15.15%。数据表明,与2010年新增车辆较大是拉动保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有所不同,受2011年汽车拉动消费政策变化的影响,导致汽车市场增长放缓是车险保费增幅下降的主因,这与全国汽车市场状况是相吻合的。另外,由于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自律合规经营意识的提升,市场秩序的不断好转,也是2011年车险市场平稳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
非车险实现保费收入14659万元,纯增保费1291万元,同比增长9.7%,较上年增幅下降17.37个百分点。保费增长的险种有企财险、货运险、工程险和责任险,增幅分别为8.25%、69.39%、19.32%、7.18%,保费增长的险种增速较上年明显大幅度下滑。保费下降的险种是家财险和意外险,下降幅度分别为19.77%和10.48%。保费增长的四个险种增幅下滑及保费下降的两个险种呈现后劲不足,表明各家公司2011年在调整险种结构上不到位。当前,扭转过度依赖车险发展的思维模式,尚未从根本上发生转变,这已成为业务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表1:2011年各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单位:万元)
公司名称 | 保费收入 | ||
本年累计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长 | |
人保财险 | 27950.15 | 26956.20 | 3.69% |
满洲里人保财险 | 7158.80 | 6108.00 | 17.20% |
平安财险 | 4658.31 | 3363.01 | 38.52% |
安邦财险 | 572.76 | 463.53 | 23.56% |
太平洋财险 | 3910.94 | 2613.81 | 49.62% |
大地财险 | 3851.95 | 3373.10 | 14.20% |
安华农险 | 1677.41 | 1345.10 | 24.71% |
永诚财险 | 4224.31 | 3313.88 | 27.47% |
全市合计 | 54004.63 | 47536.65 | 13.61% |
2、保险结构情况
从险种结构看,车险业务仍然是产险业务的当家险种,在全市产险总业务中占比达72.86%,比上年同期继续略有增幅,增长0.98个百分点。非车险各险种业务占比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仍略有下降,下降0.98个百分点。
从险种发展规模看,财产险大部分险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车险保费收入39345.6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保费5176万元,同比增长15.15%,非车险实现保费收入1465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保费1291万元,同比增长9.7%。企财险实现保费收入7036.02万元,同比增长8.25%;家财险实现保费收入1525.41万元,同比递减19.78%;货运险实现保费收入559.82万元,同比增长69.39%;工程险实现保费收入1690.57万元,同比增长19.32%;责任险实现保费收入1685.68万元,同比增长7.18%;意外险实现保费收入973.31万元,同比递减10.48%。健康险实现保费收入783.82万元,同比增长115.10%;其他险种实现保费收入404.36万元,同比增长107.15%。
表2:2011年财产险业务险种结构情况(单位:万元)
险种类别 | 累计保费收入 | 在产险业务中占比 | |||
本年累计 | 上年同期 | 同比 | 本年累计 | 上年同期 | |
全市总业务 | 192367 | 176436 | 9.03% | | |
产险总体 | 54004.63 | 47536.65 | 13.61% | 100% | 100% |
车险 | 39345.64 | 34168.90 | 15.15% | 72.86% | 71.88% |
非车险 | 14659 | 13367.75 | 9.7% | 27.14% | 28.12% |
其中:企财险 | 7036.02 | 6499.8 |
More
公告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