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保险行业协会召开银行邮政
保险代理机构负责人座谈会
2011年9月23日,呼伦贝尔市保险行业协会召开了银行邮政保险代理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市银监局副局长范振杰、监管一科科长李景民应邀出席并指导会议。中国工商银行呼伦贝尔分行个人金融部王春、中国农业银行呼伦贝尔市分行代理业务部何原辉、中国建设银行呼伦贝尔分行个人金融部冮贵锋、中国银行呼伦贝尔分行公司部王继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呼伦贝尔市分行资金计划部隋宪丽和内蒙古邮政保险代理公司呼伦贝尔分公司经理魏玉强,市保险行业协会秘书处各部门负责人共计1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忠华主持。
座谈会上,市保险行业协会中介协调部副主任张肖结合行业协会今年春节后对部分商业银行和邮政保险代理机构及近期深入保险主体进行走访调研的情况,首先对前八个月银邮业务下滑,增速下降的数据变化;银保新规实行后,受到银保合作渠道的限制,给整个保险业带来的一些影响;保险公司显现结构调整和规范市场秩序的不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通报。大家以2010年11月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和今年3月13日,保监会与银监会联合下发《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为导向,紧密联系我市银邮业务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良好沟通,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有机融合、互信合作。
这次座谈会取得的成果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工作动力。大家表示,我们要发挥各自优势,双方互动,同步运作,大力拓展渠道销售市场,确保做好银邮业务平稳过渡工作。
一、银邮市场的基本形势与分析。
当前,银邮业务发展陷于困境,由于我市面临的银邮业务增长的不确定性,预测明年的业务增速和业务规模将继续呈现下滑趋势。保险公司对银邮业务发展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长期思想准备。
二、新政实施以来,因取消驻点销售和每个银行网点原则上不超过与3家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在新规政策主导下,对保险公司和银邮代理机构冲击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
1、各商业银行邮政在年初各自下达了中间业务收入计划,但对保险业务规模没有具体考核指标,导致银邮保险代理机构重视程度弱化;
2、叫停驻点销售,虽然在遏制销售误导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不准保险人员与客户见面,银邮柜员对产品卖点不了解,又习惯于依赖保险公司客户经理销售模式,销售保险产品的能力受限;
3、银行普遍反映柜面人员少,新手多,又承担代发社保工资业务,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销售保险产品;
4、银行手续费采取自治区集中支付,市级银行大账手续费全部上缴,没有与柜员绩效挂钩,使得各银行网点销售保险产品的积极性下降。
5、银邮合作渠道业务管理的不规范,特别是以前开展的分红险业务存在夸大宣传,由于央行持续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保险预期收益率不能兑现,引起客户不满及投诉增多,影响了银行继续深入合作。
三、座谈会对今后银邮业务发展寻求的解决途径提出以下意见:
1、保险公司应对银行网点专管员加强培训,对每家银行先培养出一、二名专业人才,提高销售能力和技巧,熟悉保险产品的卖点,逐步形成一批银行业务骨干队伍,解决当前银行专业队伍不足的问题,支撑网点顺畅稳定运转。
2、建议内蒙古分公司在自治区上层应加强与保险代理机构经常沟通,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听取意见,密切合作关系;自治区分公司领导在呼伦贝尔检查工作期间,应主动与当地代理机构接触,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增进互信合作;市分公司(中心支公司)领导也要亲自对工作中遇到的合作问题出面疏导并加以解决。
3、各公司要加快业务结构调整,降低对银邮代理业务的依赖程度,逐步分流银邮业务,加快其他业务领域的发展,调整银邮业务所占业务总规模的占比。
4、各保险公司对银邮业务在网点建设上精耕细作,打造自身的网点品牌,提高保险公司自身形象和信誉度,遏制销售误导和存在的理赔难问题。
5、处理好银保理赔纠纷,减少投诉案件的发生。各银行网点出现投诉纠纷,多数为保险案件。一件投诉案件处理不好,将影响银邮代理机构大多数柜员对保险的误解,或在社会上引起不良反响。特别是在期缴产品第二年开始的缴费期,银行自动扣款后,保险公司应及时出单,做好业务衔接,提高期缴产品销售的整体服务水平,力求达到客户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