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协发布车险理赔服务平台计划 探索查勘共享模式

日期:2017-09-01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8月30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在深圳发布“车险理赔服务平台”建设计划,通过借鉴共享经济的成功模式,建设面向全行业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以期更新升级现有车险查勘及理赔服务模式,解决行业痛点和难点。

据透露,这一计划由中保协主导,由全国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联席会推动落实,多家保险公司、公估公司与蚂蚁金服、滴滴出行等互联网企业共同组建“中保车服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保车服”),以公司化、市场化模式来运营“车险理赔服务平台”。

传统车险查勘模式存在投入大、成本高、时效慢等不利之处,各家险企及公估公司在查勘能力上的参差不齐,影响了保险业的整体服务形象。

中保协会长朱进元表示,中保车服作为一个平台,最大创新在于借鉴共享经济模式,通过建立查勘员准入、查勘作业规范及服务考评体系标准,整合业内保险公司与公估公司的查勘资源以及行业外社会分布的查勘力量,形成强大且反应迅速的查勘服务网络平台,在接到客户报案后快速发布出险信息,就近调度查勘人员,快速完成现场查勘。平台还将通过案件分类与客户分类,对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自助查勘功能,借助现场照片自助上传、图片识别、反欺诈等技术,实现出险客户自助查勘。

全国中小财险公司联席会主任童清介绍,该平台可通过广泛募集查勘员和借鉴共享出行领域的调度模式来提升服务时效;通过查勘员的资格认证、注册管理、评级评价来保障服务质量;通过随机派工来避免和防范查勘员联合客户、修理厂作假出现的道德风险;通过现场查勘的面对面服务提供人文关怀,比如客户安抚、伤者救助或协助、安全提醒等。

记者了解到,中保车服平台将搭建汽车零配件价格信息平台与供应交易平台,一方面,整合各车型配件理赔价格、原厂价格、市场价格等数据,确保维修成本透明真实;另一方面,建立零配件供应商的注册、认证制度,搭建线上交易平台,实现厂家到需求方的直供,以保证零配件质量,降低理赔成本。

除了以车险查勘服务为基础功能、对保险查勘模式进行创新外,该平台还抓住车险理赔过程中对保险公司和出险客户利益关系重大的主要消费环节,侧重开发车辆快修服务与汽车零配件供应服务功能,将平台打造成为车险理赔及车主生活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

统计数据显示,85%的车险案件赔款金额在5000元以下,其中绝大部分案件为车身剐蹭,此类事故的维修价格易于统一,很容易明确定损并形成快修价格标准。通过平台整合全社会快修资源,统一维修标准,规范维修价格,搭建远程定损通道、评价维修质量、统一结算维修费等,可使小额赔案得到更快速便捷的处理。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也提高了小额赔案的服务时效,减少理赔价格纠纷,同时对维修市场的规范也将起到助推作用。

在上述车险查勘、快修和零配件供应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平台还将整合全社会汽车后市场服务供应商,为车主的养车(如汽车美容、保养)、用车(如年审、查违、救援、充电、代步车)、出行(如代驾、租车)、汽车金融(如二手车交易、消费贷款)等场景,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车生活服务。

这一平台的主要意向发起人包括数十家保险业主体、蚂蚁金服、滴滴出行、深投控和创始人团队。童清谈到,这是现代中国保险业发展数十年来,第一次由众多保险公司自发参与并联合社会资本共同组建的非保险类高科技互联网平台。

深圳市政府对该平台寄予厚望。在深圳最大的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和地方金融控股平台——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投控)出资参与的同时,深圳市政府还将在落户支持、办公用房、人才补贴等方面提供政策优惠和便利。

为保障平台的行业属性和公正运营,保障保险行业数据和信息安全,中保协将专门成立“行业管理委员会”,对平台的运营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