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LEAP/CSIP/Web/IA/NMG/HLBEIA/img/search_btn.jpg)
2月26日,内蒙古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了2018年度内蒙古保险业财产险高风险信息协查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会议对2018年度全区财产险反保险欺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对内蒙古保险业财产险高风险信息协查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并围绕2018年一年来财产险高风险信息协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2019年工作建议进行说明并提出工作建议。内蒙古保险业24家自治区财产保险公司反保险欺诈工作相关部门负责人、高风险信息协查工作联系人参加本次会议,协会秘书处财产险部全体人员列席会议。会议由协会副秘书长李慧娟主持。
经过各相关单位近四年多的共同努力,目前内蒙古辖区反保险欺诈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反保险欺诈联动机制已经覆盖全区,反保险欺诈协作能力正在逐步加强,反保险欺诈工作成效显著。
2018年,全区24家财产保险公司共计有效排查涉嫌保险欺诈高风险案件6679起,较上年增加2381起,涉案金额4.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8亿元,同比增幅54.58%,全行业通过自主调查、借助第三方调查及正式移送公安部门等途径高效排查欺诈风险,行业止损金额4.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9亿元,同比增幅达62.92%。反保险欺诈协作机制实现全区12个盟市全覆盖,各地反保险欺诈机构均与当地经侦部门建立对口联系人工作机制,依托行业联动和“放管服”“扫黑除恶”工作的推进及2018安宁行动,部分地区反保险欺诈工作领域拓展,各盟市协会与交管部门、刑侦部门及其他相关外联单位共同探索推进反保险欺诈协作。自治区、盟市及县域三级联动架构逐步完善,反保险欺诈工作向纵深推进,行业协作明显加强,自治区协会与呼市交管优化高风险交通事故影像资料调查机制,全年有效排查高风险案件25起,涉案金额338万元;包头协会紧密配合当地刑侦破获涉案50万元的团伙车险诈骗案;乌海协会紧密配合当地经侦破获涉案948万元的跨省车险诈骗案。
科技赋能反欺诈,系统应用效能不断提升。全行业强化车险反欺诈系统应用效能,自主查询次数累计25万次,较上年同期增长312.6%,初步估算反欺诈系统助力行业实现挽损900余万元。夯实数据基础,为反欺诈效能发挥增动力。2018年,全区车险反欺诈系统上传数据质量趋好,问题数据比率为1.57%,低于全国均值1.23个百分点。反欺诈止损效果明显。参照国际权威机构估测,每年约有15%-20%的车险赔款属于欺诈。以内蒙古车险数据为例,按照15%欺诈风险比例保守估算,2016年车险欺诈漏损风险约为7.76亿元,全年实现止损1.4亿元,挽损效能为18.07%。到2018年,车险欺诈漏损风险约为9.25亿元,全年实现止损2.53亿元,挽损效能提升至27.32%,较2016年度提升了9.25个百分点。
为深入推进辖区财产险反欺诈工作持续开展,内蒙古保险行业协会结合各公司2018年行业协查工作开展情况、反保险欺诈系统平台实务应用情况、反欺诈数据上传质量情况、反保险欺诈工作成效以及“2018安宁行动”等五方面综合评估,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平安产险内蒙古分公司、中华联合财险内蒙古分公司、中国大地保险内蒙古分公司、太平洋产险内蒙古分公司、国寿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太平财险内蒙古分公司以及中航安盟财险内蒙古分公司8家公司荣获“内蒙古保险业2018年度财产险高风险信息协查工作先进单位”;贾国威、李立功、王俊裕、赵成钢等10名同志被评为“内蒙古保险业2018年度财产险高风险信息协查工作先进个人”。李慧娟宣读了《关于表彰奖励2018年度财产险高风险信息协查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对2018年度内蒙古保险行业财产险高风险信息协查工作予以肯定。
会上进行了现场颁奖仪式,会议邀请中国大地保险内蒙古分公司车意险理赔部副总经理赵利成、太平洋产险内蒙古分公司理赔部副总经理张志刚、中银保险内蒙古分公司车险部经理张浩以及阳光产险内蒙古分公司理赔部负责人张家维作为颁奖嘉宾,为获奖单位和个人现场颁奖。